近日,海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陪同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育红一行跨越山海,走进“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开展深度考察。从科技赋能的智慧大棚到严把关口的物流园监测中心,再到高效运转的物流运输体系,考察团在实地探访中解锁现代农业发展的多重密码,为海南农产品升级注入新思路。
在大棚中,专业讲解员热情且细致地为考察团介绍着大棚种植的先进技术与独特工艺。专业讲解员向考察团详细介绍智能温控系统、精准灌溉设备、物联网监测平台等“黑科技”:通过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等数据,系统可自动调节环境参数;水肥一体化设备以“滴灌+配方施肥”模式,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这些创新技术不仅让农作物产量提升30%以上,更通过标准化管理保障了品质稳定,让考察团成员深刻感受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颠覆性变革。
马育红副厅长与考察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并不时提出问题,与讲解员深入交流探讨。
离开大棚,考察团直奔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检测中心。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安全卫士”,检测中心每日对上万批次果蔬进行农残、重金属等指标抽检。在这里,考察团近距离观摩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精密设备的运作流程,了解到检测中心如何通过“源头抽检+过程监控+快速筛查”三重机制,将不合格产品拦截在市场之外。工作人员还分享了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经验——消费者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获取从种植、加工到运输的全链条信息,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透明化管理。
协会负责人陪同马育红副厅长一行考察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检测中心
协会负责人陪同马育红副厅长一行了解产品溯源体系
在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考察团深入了解其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工作人员介绍,园区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输路线,通过“产地直发+冷链专列+城市配送”模式,将寿光蔬菜平均运输时效缩短至24小时内,损耗率控制在5%以下。同时,针对易腐农产品,园区配备多温区冷藏库和专业包装生产线,采用气调保鲜、真空预冷等技术,最大限度保障产品新鲜度。此外,物流园还与多家电商平台合作,探索“云仓直发”“次日达”等新模式,打通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通道。
海南坐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却在技术应用、质量管控和物流运输上存在短板。此次寿光之行,让考察团找到了破题关键。海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科技+品控+物流”为三核驱动,推动海南农业升级。此外,协会还计划组织会员企业与寿光电商、物流平台对接,打通海南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的“绿色通道”,让热带鲜果更快、更新鲜地走向全国市场。
从寿光大棚的智慧种植到物流园检测中心的严谨品控,再到高效流通的运输网络,这场考察之旅为海南农业发展锚定了清晰方向。海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凝聚行业合力,推动先进经验落地生根,让琼岛优质农产品搭载科技、品质与物流的“三驾马车”,驶向更广阔的市场蓝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